小歌手之后,我们更忙碌了。除了要处理自己的业务之外,还要打理昕融的歌唱工作,带她到电视台录像、到外地参加节目,安排服装、妆发、拍摄、宣传,等等。但我们都是忙并快乐着,因为这些努力,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孩子。

羊城晚报:昕融怎么看待歌手这个身份?

李凯稠:她是一个很享受舞台的孩子,舞台的掌声和欢呼声能够给她带来满足感。但艺术不只是表演,还需要扎实的训练。现在昕融要学习声乐、钢琴、舞蹈——包括中国舞和现代舞,其实是很辛苦的。毕竟是小孩子,她也有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不会硬来,感受到她状态不太好了,那就先不学,带她出去玩一玩、公园走一走。放松几天之后,她自己就会提出继续练习。她很懂事,知道如果长期不练习就会退步,以前都白练了。我觉得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需要那么急功近利,走走停停也挺好。

羊城晚报:你觉得自己是慈父还是严父?

李凯稠:看情况。我认为应该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要是把孩子捋得直直的,她的天性就没有了。她爱玩、爱吃冰淇淋、那就去玩去吃,童年就应该这样。但有些规矩还是得教会她,比如要尊敬长辈、要遵守道德规范,我在这些事情上会非常严厉。

羊城晚报:作为父母,会担心孩子过早成名吗?

李凯稠:昕融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很多鲜花和掌声,这的确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怕她过于自信迷失自己。所以我和她妈妈不时就会提醒一下她。但光讲道理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与其每天念叨“别掉坑里”,还不如直接掉进去一次,这样的体会是最深刻的。有句老话叫“吃亏要趁早”,我觉得挫折是人生必经之路。

羊城晚报:《听我说谢谢你》被滥用,网上的负面评论对你们造成了不少困扰。这应该算是昕融歌手生涯中一个比较大的挫折吧。

李凯稠:我跟昕融说过,你接受了那么多的赞美,就要随时作好准备面对这个产业里一些负面的东西。这次事件里,歌曲没有问题,只是在传播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就跑偏了,这是作为创作者的我们没法控制的。我跟她妈妈都挺看得开的,但是的确很担心这种网络上的抱怨会给昕融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昕融一开始是想不通的:我们只是唱了一首正能量的歌曲,没有做坏事,为什么他们要来骂我们?

很感动的是,大部分网友都为我们说话。我把这些留言给昕融看了,她很快就从阴影中走出来了。她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温暖的,没有必要因为一小部分不好的声音而难过。她说自己今后继续努力唱好歌,做个好榜样、好姐姐,不要让喜欢她的小朋友失望。我发现经过这次风波之后,孩子真的成长了,变得更强大了。也谢谢那么多为我们发声的热心网友,你们给了我们一家继续做好音乐的信心。

相互交流:

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要有向孩子学的心态

羊城晚报:昕融今年小学毕业了,快要进入青春期。你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什么改变?

李凯稠:是啊,孩子这会儿吸收大量的外界知识,也开始有点叛逆了。父母的角色必须做一个变化:以前是“我教你怎么做”,甚至是“我命令你怎么做”,现在是“我建议你怎么做”。当家长放下身段,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你会发现她愿意跟你说心底话了。

昕融渐渐长大后,录音就成了一个博弈的过程。她对音乐和声音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会互相试图说服对方。其实在这个过程里,我也学到不少东西。孩子的想法的确很不一样,有时候甚至打破了我对音乐的既有认知。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教条、太传统了?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这样她才有机会创新。

羊城晚报:还记得昕融第一次在音乐上给你提出不同意见是什么时候吗?

李凯稠:应该是她七八岁的时候,我们讨论到唱歌咬字的问题。传统上认为首先得把普通话说好再来唱歌,但昕融当时已经接触到很多音乐,她听的一些年轻的歌手,我们甚至都不太熟悉。她问我:“爸爸,为什么唱歌一定要用标准普通话呢?有些歌手有口音,或者有自己独特的咬字方式,甚至方言都可以用来唱歌。你说一个歌手应该保持自己的声音特质,那么咬字和口音是否也算是自己的特点?”我仔细一想,昕融说得挺对。

最近这一年来,昕融的想法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件好事。我也努力地跟她交流,希望从她身上学到新的知识。未来有很长的路,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

羊城晚报:昕融逐渐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一名少女,她还愿意唱儿歌吗?有考虑过转型的问题吗?

李凯稠:的确,她现在个子也比较高,前两次去中央电视台录制,导演也跟我们交流,她个子长得太快了,是不是不太适合录儿童节目了?包括她声音上、心理上都开始有了变化。她也会跟我商量:爸爸,可不可以不要总是让我录儿歌呀?所以未来的创作路线还是会根据昕融的年龄慢慢来,比如之前我们出的那首毕业季作品《能不能不要说再见》,其实已经开始转型。她现在也在学跳舞,未来有可能在唱跳方面作些新尝试。

羊城晚报:你会继续担任昕融的音乐制作人吗?

李凯稠:只要她还愿意(笑)。我当然希望我能为她把关每一首作品,但我也明白自己可能有一天会跟不上这个时代,年轻人会有自己的音乐品味和创作方式。昕融现在已经开始写歌了,她跟我说下一首作品要唱自己写的歌,我挺欣慰的。除了父母之外,她应该和不同的人交流,接收外界的信息,这样才能给音乐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元素。希望未来她可以成为自己的制作人,我能早一点“退休”。(胡广欣)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