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二季落下帷幕,长达3个多小时的正片中,有着奇怪的赛制、神奇的票数、和大写的三点尴尬。

第一点尴尬:苏有朋的冠军不及队长

每一个音乐竞技节目或者说每一个比赛竞技节目相信冠军这个位置都是最后出场的,最有价值的,最让人期待的。


【资料图】

芒果这次却重拾浪姐3的剧本,最佳队长原来才是最受观众瞩目和期待的,应该最后出场。

苏有朋的冠军揭晓可能还比不上XLEADER的这个队长殊荣来得高,最终的奖项揭晓归属陈小春,最隆重的音乐也是给到陈小春,以至于这个节目的最高殊荣是不是就是XLEADER而并非冠军。

第二点尴尬:任贤齐的第二轮成团

第一轮的成团位吴克群阵营只有三个位置,而观众投票出来的个人喜爱度吴克群阵营前三名是吴建豪、郑钧、张震岳。

很符合当天晚上的演出,三轮舞台,吴建豪第一轮,郑钧张震岳第二轮,以至于吴克群自己是队长,居然第一轮成团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也让现场他的表情有些许尴尬,毕竟同为队长,其他队长都是第一批成团,尤其是陈小春喜悦极了,简直就是开局低迷,后面神话的代表阵营。

而吴克群的高开低走,不仅仅他被观众赋予了“硬捧”这个词语,还使得全部落整体人气下滑。

并且决赛舞台上为什么吴克群阵营人数最多,但是前两轮表演出战人数最少,出战的哥哥是怎么确定的,歌曲又是怎么选择的,这些都是节目组未公开的部分,如果任贤齐换掉第二轮的郑钧,是不是吴克群阵营第二轮的成绩会好很多?

任贤齐由一个曾经个人喜爱度第一名的哥哥,到结尾第十二名,第二轮成团的哥哥,更是这档音综决赛夜最大的尴尬。

第三点尴尬:票数之谜

每一场舞台时而公布票数,时而说要等到节目之后公布票数。

第二轮的舞台,吴克群的阵营结束之后是由票数的,在苏有朋阵营表演之后又没票数了。

是当时统计的不好,还是剪辑的问题,还是为了想要的结果而控票?这是一个大问题。

最终个人喜爱度的排名也是不同以往,苏有朋第一名很正常,这个节目开播的时候,苏有朋就是冠军候选人。

而吴建豪则从四公开始就开挂了,吴克群只是自己当了队长,就被网友赋予硬捧的称号,可实际上他每一期的个人喜爱度都在10名左右。

吴建豪从开局一直在输,人气也在十名左右,一跃成为总决赛的亚军,决赛的舞台上也只是第一轮说唱了一首歌曲,何以能超越那么多人气都很高的哥哥成为第二名。

所以节目没到最后永远无法定义一档节目哪一位哥哥才是亲“儿子”。

吴克群之前背负的骂名真的很不值,也许他也是为了减少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从而在决赛舞台低调到第一轮都没有上台。

在这个节目中,看过太多网友的评论,有人喜欢一代哥哥团,有喜欢任贤齐和苏有朋,还有潘玮柏吴克群的粉丝,吴建豪的粉丝乃至喜欢范世錡哥哥的粉丝都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可没见到多少人说特别爱郑钧的,所以现场郑钧的个人喜爱度这么高,在个人舞台开场的那一期个人喜爱度也非常高,这样的票数是怎么产生的?

终归这场决赛,有太多未解之谜,众口难调吧,你们看完的感受是什么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