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宏网上海12月26日电年轻人正成为国内酒饮主流消费人群,他们作为饮酒市场的入口,究竟存在哪些行为特点?酒企又该如何把握这些趋势和机会?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近日在上海发布《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通过深入剖析年轻人的饮酒行为现状,并结合心智洞察和认知分析,洞悉年轻人的饮酒趋势。报告发现,年轻人群体基数庞大,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10°左右的酒最受年轻人偏爱,存在诞生超大单品的机会。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总监冯华青表示,受新媒介及新渠道影响,年轻人的酒饮需求被充分激发,表现为B站、抖音等视频媒介快速崛起,为年轻人提供了充分的酒饮教育。年轻人了解酒饮信息的线上平台中,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以76.3%的占比领先,但不可忽视的是,抖音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B站及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对年轻人了解酒饮的影响十分深远,69.0%的年轻人曾通过抖音和快手了解酒饮,68.4%的年轻人曾通过B站及腾讯视频了解酒饮,此外,57.3%的年轻人还将小红书等生活分享平台作为了解酒饮信息的重要媒介。
报告指出,年轻人更喜欢酒精度低的酒,仅有11.2%的年轻人喜欢30度以上的酒。其中,10度左右是年轻人最喜欢的酒精度数,有39.6%的年轻人最喜欢该度数的酒,占比最高。然而年轻人虽然喜欢低度酒,但是拒绝过于低度,仅有2.5%的年轻人更喜欢3度以下的酒。并且年轻女性更青睐低度酒,75%年轻女性更喜欢10度及其以下的酒,29%的年轻女性喜欢5度及以下的酒。
“从发展历程来看,年轻人的酒经历了2011年以前的工厂时代、2012至2017年的市场时代,进入了2018年至今的心智时代。”冯华青指出,在心智时代中,年轻人的酒丰富多元,借势资本力量,大量花米果酒、苏打酒、起泡酒、露酒、精酿啤酒品牌涌现,陷入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困局。大量软饮品牌、餐饮品牌跨界推出低度酒以把握年轻人群。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酒品牌徒有营销概念却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陷入同质化竞争中,大资源投入却只能打造出风尚化的网红酒产品,难以实现长红。
冯华青指出,年轻人的佐餐酒存在巨大心智空缺,中式佐餐酒存在打造比肩日本清酒和韩国烧酒的巨大品类机会。川菜佐餐,米酒或梅子酒有望跑出首个百亿级佐餐酒。同时,硬苏打酒也有机会替代啤酒成为绑定烧烤场景的佐餐酒。
报告研究显示,虽然依托高端化升级趋势,白酒市场规模短期内不会受到显著影响,但长期来看,白酒在年轻人群体中存在心智危机。白酒和黄酒均显著被认同为是“上一代喝的酒”,其中有41%的受访者在谈及白酒时会主动提及白酒是长辈、年长者、上一代人喝的酒。年轻人群体中,酒吧商务日趋流行、威士忌越来越受追捧。威士忌有望对立中式传统商务宴请的白酒成为年轻人的商务用酒。年轻人饮酒也存在着生命阶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软饮过渡到硬饮。软饮和硬饮并非完全割裂,两者的交融衍生出大量品类创新机会。
冯华青就年轻人的酒企业如何打造品牌总结说:“打造年轻人的酒,需要立足年轻人饮酒行为现状,洞察行为背后的心智认知规律。顺应年轻人酒饮的生命阶梯,核心把握两大要素,首先是选择年轻人心智中偏好的品类,其次是要清晰定义饮用场景。从而建立清晰的品牌定位,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品类创新,则是助力酒品牌占据年轻人心智空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式。”
编辑:刘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