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相声演员的肚里是杂货铺,无不知,百行通。

杨九郎的跨界也是为了艺术,为了相声积累素材。杨九郎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张云雷的捧哏。自从张云雷跨界当歌手之后,杨九郎的相声生涯不完整了。在剧场说不了相声,那就跨界录综艺了。

《超燃美食记》是杨九郎接到的第一个综艺,也是他第二年再次连任嘉宾的综艺。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杨九郎的在节目中的人设仿佛改变了,从第一季的搞笑担当,成长为第二季主题升华担当,用自己的总结性的发言让整个意境都升华了。


(相关资料图)

这充分说明杨九郎的成长了。

说到杨九郎的成长还得从节目中找不同,从第一季的刚开始,大家对杨九郎的印象就是说话很有梗。节目的第一梗就是杨九郎说的:家鸽没有野鸽飞得高。(调侃孟佳的另一个称呼)

德云社的破梗无处不在,杨九郎从事的就是语言艺术,所以在第一季的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就是幽默担当。

节目中还有孟佳和陈哲远两位常驻嘉宾,孟佳虽然也是很能说的,但是作为女孩子不能表现得太搞笑。陈哲远在节目中是腼腆小生,有书生意气的感觉,他不是搞笑的那种人。节目中需要一个能调节气氛的演员,所以杨九郎就成了第一季调节现场气氛的最佳人选。

杨九郎在第一季的节目中贡献了很多的包袱,其中一个最好笑了。在长沙录节目,孟佳看到杨九郎吃饭,吃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了一部分,杨九郎这时说的话就是一个破包袱。

杨九郎:我觉得我吃完年轻了,因为辣的我跟“孙子”似的。

孟佳:加油吧,孙子!

杨九郎:好的,奶奶。

这句话说完,让在座的各位笑的前仰后合,孟佳也觉得很好笑,被笑点戳中了。在一个桌上吃饭就是一家人了,整个氛围非常的融洽。

第一季节目中,杨九郎和孟佳也有主题升华的对话,

杨九郎:中国人每个地方跟每个地方有默契,虽然每个地方做的东西有差异,但其实他们做的是一样东西。

孟佳:因为文化是一样的。

杨九郎:对。

一个好的节目必须让人有看点,《超燃美食记》就是让人沉浸在吃喝美味的时候,又得到了某种意义的升华。

转眼间杨九郎又来到了第二季的节目中,这一季的嘉宾没有大的变动,只是把陈哲远换成了萧敬腾和敖子逸。无论是在杭州还是在郑州,杨九郎这一季的包袱变少了,而这一季相对的搞笑担当成了萧敬腾,杨九郎成长为主题升华担当了。

节目中的角色分配在郑州站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萧敬腾在郑州猜哪道美食不是非遗美食的时候,完全展现了“不要脸”的猜法。猜一个错一个,竟然还继续猜,除了“不要脸面”之外,那就是为了搞笑了。

杨九郎的主题升华担当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杨九郎的总结发言:老师做了一件让我们跟古人对话,用美食去对话、向古人致敬,给我们一个向古人打招呼的机会。

美食老师:我就是想表达这种情感。

孟佳:用一种美食来连接文化的交流,时空的交流。

相声跨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杨九郎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成长,看到了他的进步。大家都觉得相声演员懂得多,那么没有丰富的经历,他们上哪懂那么多相声行业以外的知识。

所以说,相声在新一代的发展中,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掌握网络流行元素。然后利用相声的技巧把这个东西融入相声里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声常演常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相声。

杨九郎的在节目中蜕变就说明了一点,相声演员的学习能力强,成长空间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