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6月份高考还有不足3个月的时间。在冲刺备考阶段,有些学生心气儿很高,却找不到复习状态;有些学生用手机查找资料后,却不能马上放下手机;有些学生虽然一直在屋里学习,效率却不高;有些学生觉得各学科都有缺漏却不知如何补起。孩子的这种不在状态势必会引起家长的焦虑情绪。那么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干劲儿怎样才能跟上心气儿?家长又该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呢?
给正在拼搏备考的同学们
一要分级定位确立目标。建议同学们可以分级制定总目标,以专业为主线,查找可以到达的保底院校作为一级目标;拼搏努力后有希望够到的院校作为二级目标;通过“拼搏努力+状态+运气”可以冲进的院校作为三级目标院校。这样确立目标,可以给基础还不错,自信尚且不足的同学一颗定心丸,给心气儿高的同学搭了一架攀爬的梯子。
二要合理规划科学备考。有了分级目标后可以按科目特点制订阶段计划。文科的学习,可以搭建板块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将一轮复习中琐碎的知识点一网打尽,强化文字表述的规范意识,整理完善各类题型的典范答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阶段理科的学习,要夯实基础,抓住重点,填补漏洞,与其题海战术,不如建立改错本,对错题进行梳理,归类,反思。二轮复习后期再次回归课本才是王道,特别要注意书后习题。另外,比起五花八门的模拟题,同学们更要熟悉、做透做通近五到八年的高考真题,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寻找解题规律,体会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三要通过点滴努力提升自信。自信不是凭空建立的,它是自己长久的行动努力,带给自我的一种内心和精神肯定。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是能帮助我们建立自信的领路人。同学们课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紧跟老师步伐,课下答疑过程中,老师一次次的解惑,一次次的点睛,一次次的鼓励都会让你逐步建立自信。
给正在辛苦陪读的家长们
一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随着考试日期一天天邻近,孩子都会有压力感,此时家长要注意以平常心为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不要过多倾诉自己生活的艰辛。吃饭时间是珍贵的亲子交流时间,这时候可以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的朋友、还可以聊聊一些时事、社会趣闻等。家长也可以说说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事,真正做到平等的双向交流。
家长还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分级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如今手机的使用避免不了,没收手机是不可取的,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协议,规定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不用时要固定存放。
二要加强家校沟通,做好配合辅助。孩子每天在校的有效时间远多于在家,家长要定期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绪变化、学习状态、人际关系、各科老师的一些要求等,对照孩子在家的表现,协调教育方法,与老师达成一致,比如鼓励优点一致,提出问题一致,改进方法一致,才能形成合力,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每次家校联系后,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少说多做。后勤保障是一方面,另外,还可以在陪读时,帮孩子搜集时事资料,抄写错题题目,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陪读过程中,家长还可以着手关注一些院校和专业。建议家长要务实不务虚,不要只看院校的专业排名,要多关注孩子感兴趣、擅长的专业方向;对于没有专业目标的孩子,家长可以用排除法,把孩子不喜欢的职业所对应的专业过滤掉,从而缩小范围、锁定目标。(王乃婷)